本报6月2日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解读《2022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副省长范波介绍,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济南举行,活动紧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主要框架为“1+1+N”,即1个主会场活动、1场论坛和N个配套活动。
(资料图片)
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准备就绪
据介绍,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5日上午在山东大厦举行,届时将公布2023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聘请2023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宣布2024年国家主场活动举办地。当天下午举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山东论坛”,围绕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邀请国家部委领导和知名专家交流研讨。同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系列配套活动,包括先进典型宣传推选、主题作家采风、摄影绘画作品征集、生态文明志愿服务行动等。各项活动已经准备就绪,部分已经先行启动。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介绍,为实现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碳中和,山东专门制定了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了用电低碳化、用材循环化、会务电子化、出行绿色化和回收分类化的“五化”减排措施,确保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到位。
另外,“碳惠山东”碳普惠平台也即将上线,届时将在活动会场附近设置“碳惠小屋”供大家参与体验。碳惠小屋可对日常生活中的废金属、塑料、纸张、衣物等废弃物进行识别、分类、称重并计算碳减排量。通过“碳惠小屋”回收废旧物品,参与者不仅可以得到相应的收益,还能在碳普惠平台上获得碳积分激励,以此鼓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
范波表示,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两年超过93%。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连创监测记录最优。与2013年相比,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63.3%,优良天数比例增加33.2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从60.8天下降至3.5天,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分别改善27.7%和75.8%。
山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7200万千瓦,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2.9%,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全省PM2.5平均浓度达到3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7.7%,浓度和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中均排名第二,近三年年均改善幅度超过10%;全省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3.2%,同比改善2.1个百分点。
今年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起步之年。围绕先行区建设,山东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系统部署160项工作任务,明确151项政策清单,将重点实现排放大幅降低、污染有效治理、生态持续改善三大目标。聚焦排放大幅降低,山东将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围绕污染有效治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在生态持续改善方面,山东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生态补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
谋划实施能源发展九大工程
聚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龙钢介绍,山东将重点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形成、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打造等三方面工作。
在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方面,将统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电、外电。一方面,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稳固煤炭供应链,重点打造陕甘蒙等省外基地,建立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储备体系。塑强电力供应链,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因地制宜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积极拓展“外电入鲁”规模。完善油气供应链,加快推进我省天然气环网、中俄东线山东段等工程建设,健全天然气储备体系。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谋划实施能源发展九大工程,海上建设3500万千瓦风电基地、4200万千瓦光伏基地,陆上打造3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00万千瓦采煤塌陷区光伏、4800万千瓦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以及4000万千瓦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再加上抽水蓄能、先进储能,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突破2亿千瓦,达到煤电装机的两倍。
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山东将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实施省级碳达峰试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同时,山东将全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加强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开展“二级悬河”治理,加强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建设、河口地区综合治理,实施黄河主要支流、黄泛区水系防洪治理工程。编制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国家级试点,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高水平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张静
责任编辑:鞠月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