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针对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济源示范区推动信用修复工作规范化、协同化,助企业焕发活力,以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闭环管理,褒惩并重。税务部门建立“事前引导、事中提醒、快速修复”信用管理机制,形成涵盖信息采集、级别评价、结果应用、异议处理、信用修复以及信用监管等“全环节”的纳税信用制度框架体系。探索“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如对A级纳税人单次领用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提供绿色通道等系列服务;对纳税信用等级最低的D级纳税人则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根据税收风险适当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提高监督检查频。
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前,市场监管局会提醒企业负责人及时履行信用信息公示义务,并采取轻微行为首次不罚措施;对已被列入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则引导其依法依规申请信用修复,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结时间由过去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时办理”。
创新修复,信用重建。信用办创新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实施“一处罚一告知”,告知行政处罚信息严重程度、可申请信用修复的时间、信用修复方式。2022年至今,示范区各部门发送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1170余份。采取双人审核机制,确保信用修复随有随审,提升信用修复初审正确率。主动联系企业指导完善修复资料,开展电话回访,提升信用主体信用修复服务体验。出台全国首个违诺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完善保障信用主体信用修复权利。
编辑:蔡小雨
来源:中宏网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