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坑村新买的鹌鹑雏鸟。朱祺摄
动物营养学女博士王汝霞和村支书兼主任陈水根因为鹌鹑养殖而结缘,在农村产业发展一线,他们双向奔赴,向着同一个目标,一个用自己的才智,一个用自己的勤劳,共同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赞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啥养鹌鹑?来钱快!
养了20多年鸽子的陈水根这几天又干回了老本行。不过,这次他养的不是鸽子,而是鹌鹑。
陈水根是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麻坑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几年,为了带领大家致富,村里种过蔬菜,也种过双孢菇,但是效益都不咋地,陈水根很着急。
为啥养鹌鹑?来钱快!45天就可以产蛋,也就是说,一个多月就可以见到回头钱。一斤鹌鹑蛋8块钱,最低也有6块钱。
虽然都是禽类,但是鹌鹑毕竟不是鸽子,退一步讲,就算养好了,蛋卖到那里?怎样规避价格风险?等等,这里面都是学问。
作为村集体的产业,麻坑的鹌鹑养殖寄托着全村人的致富期盼,陈水根不敢掉以轻心。
饲养之前,陈水根和江西省科学院驻村第一书记王三林一起去了南昌,考察了鹌鹑蛋雏鸟价格,又去了丰城的禽蛋市场联系销路,还去了进贤的鹌鹑养殖大户学习养殖技术。
麻坑村搞鹌鹑养殖,县里还补助了50万元。这让陈水根干劲更足。“我们是县里鹌鹑养殖第一家,要给全县农民打出个样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陈水根说。
陈水根用县里给的50万元,建了三个1000多平米的大棚,用水泥硬化了地面,还做了2000多个架子,4000多个笼子。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月26日上午,一辆从南昌莲塘某鹌鹑孵化厂开出的带有空调的厢式小货车驶入了麻坑村,车里是陈水根订购的5万羽鹌鹑雏鸟。
来钱快,风险也大
第一批5万羽鹌鹑雏鸟,每只5毛5分钱,一共花了2.75万元。此外,陈水根还进了4.5万元的饲料。
“买雏鸟花不了多少钱,饲料才是大头。4万5千元的饲料只够它们吃半个月,而且以后越长越大,吃的会更多。”陈水根说。
鹌鹑养殖见钱快,但是成本也高,风险大。
肩负着全村老小致富期盼的陈水根,这几天把自己的面包车开到了大棚里照顾来鹌鹑雏鸟。他晚上就睡在车里,用手机定了闹钟,两个小时起一次,看看温度,瞅瞅水位,跟伺候自己孩子似的。
鹌鹑雏鸟怕冷,大棚里的温度必须维持在33到35度,太高太低都不行。为了取暖,陈水根在大棚里安装了240个150瓦的浴霸灯泡,还用塑料披把大棚蒙起来,防止温度流失。
温度维持住了,可是问题来了,240个150瓦的灯泡,功率太大,随时有短路断电的风险。
“要是一断电,这前期的投入可就全打水漂了。所以不守着不行啊。”陈水根揉了揉睡眼惺忪的脸,对记者表示。
除了给雏鸟保温,还要给雏鸟喂水。水位要维持在0.5到1厘米之间,太高太低都不行。
得益于陈水根无微不至的照顾,雏鸟终于度过了前三天的危险期。
“前三天死亡率最高,今天是第四天,只死了100多只,存活率算是非常高了。而且这几天老天爷帮忙,气温上来了,我也不用那么累了。”陈水根说。
王汝霞和麻坑村的双向奔赴
折腾了4天,陈水根精疲力尽。跑市场,自己有阅历,走南闯北,轻车熟路,可是养鹌鹑是门技术活,自己还真得服老。
这才第4天,陈水根就打起了退堂鼓,也不是打退堂鼓,而是觉得这事比自己想象的要难,也不是觉得这事难,而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帮手,需要一点指导。
要想鹌鹑顺利长到产蛋,不仅要让它吃好,还不能让它生病。
陈水根不怕吃苦,每天起早贪黑,保证能让鹌鹑们吃饱睡好。但是防疫是个技术活,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干,陈水根不敢大意。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陈水根把自己的想法给驻村工作队说了下,看能否请省里的专家下来指导指导,给把把脉指指路。
王三林二话不说,拿起手机就拨通了驻村工作队队长桂双林的电话,桂双林又拨通了王汝霞的电话。
王汝霞是山东日照人,山东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2018年进入江西省科学院工作。
“这事电话里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我还是去一趟吧。”王汝霞说。
大棚里“传经送宝”
5月30日一大早,王汝霞一行驱车3个多小时从南昌来到麻坑村,现场“传经送宝”。
“存活率很高,值得庆幸,但是也要警惕。现在是新棚,没有病原体,而且品种单一,不容易得病,以后日子长了可不行,防疫工作一定要尽早提上日程。”王汝霞说。
“您和我们想到一起去了,就是防疫这个事太专业,还需要您手把手指导。”陈水根有点激动,心想总算找对了人,有专家护航,就有了主心骨。
“防疫是一方面,控温也很重要,以后鹌鹑大了,养殖密度要降下来,现在的笼子是三层,以后要增加到7层,还要加风机,通风、饮水、清粪都要跟上。”王汝霞说。
陈水根点点头,一一记在心里。
“还要特别注意大棚两边的门,要用网罩住,防止蛇和黄鼠狼偷吃,也要防止猫狗跑进来,鹌鹑胆子很小,如果吓到了,轻则不下蛋,重则会成片成片的死亡。”在大棚转了一圈后,王汝霞又说。
“这个我到没想到过,看来请您来是对的,比我们看的高,也比我们想的细。”陈水根感慨道。
“今天来得很匆忙,时间太短,这样,我们留个电话,加个微信,鹌鹑大了之后,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有问题不怕,随时沟通,如果需要,我随时再来。”王汝霞说。
陈水根赶忙掏出手机,留下了王博士的联系方式。“科学院不但出钱,还出人,有你们把关护航,麻坑村的鹌鹑养殖一定要成功。”陈水根发自肺腑地说道。
常态化科技帮扶让乡村振兴充满活力
王汝霞下村“传经送宝”是江西省科学院开展常态化科技帮扶的一个缩影。
2022年11月,该院在原有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派出20名博士及高级职称人才常态化开展科技帮扶,涵盖水稻种植、特色养殖、人居环境、乡村旅游等多方面内容,并在麻坑村挂牌成立了博士工作站。
“我们会组织不同研究领域的博士,就村级产业进行针对性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村民切身感受到科技和人才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驻村工作队队长桂双林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的“输出”,必将让乡村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标签:
最近更新
南阳高新区税务局:打造“高新云课堂”品牌 线上送税惠“春风”
天天热点评!国网新乡县供电公司:实现首例“企业开办+用电报装”联办业务
焦作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营商中心主任王恒进到访中宏网河南 简讯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报告会
观察:思科瑞:5月31日融资买入63.4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6893.38万元
消息!海航控股股价涨超6%,旗下多个航司筹划向“全服务”转型
2024 款雪佛兰 Colorado ZR2 Bison 获得 AEV 升级以对抗 Ranger 和 Tacoma_世界今亮点
新动态:奥精医疗(688613)5月3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084.2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