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今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相关资料图)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周口市郸城县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财政部、省财政厅具体工作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保障职能,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着力提高资金绩效,助力乡村战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供足“粮草军需”。
决战贫困,上下同心齐攻坚
郸城县成立“1147”合力攻坚领导体系,4个工作组之一就是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涉农资金整合及拟建项目审核组,负责专项扶贫项目的规划、初审和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县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周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由局扶贫项目办牵头,负责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工作。乡镇财政所充分发挥就近监管作用,严格把关扶贫项目报账资料审核和资金监管,及时足额将扶贫资金拨付到位。财政系统形成上下联动、纵横协调、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资金保障中的主导作用。
聚沙成塔,汇聚合力助振兴
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例会,研究安排扶贫项目计划,部署项目督查调度,针对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集体研究制定解决办法,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日常工作中,财政与扶贫、农业、住建、水务等涉农部门定期开展座谈,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召开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联席会议,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整合工作有序开展。
严格按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分类目录,对符合要求的中央、省、市、县等财政涉农资金进行科学、有序整合,涉及10个部门近70项资金,做到了“因需而整,应整尽整”。“握指成拳”,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2021年累计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4.9亿元,重点支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重点水利工程、现代农业发展、村级组织运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完善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涉农整合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施策,加强绩效促增效
在涉农资金监管方面,注重精准脱贫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从预算管理、主体监管、评价运用等方面入手,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严格审核绩效目标。围绕扶贫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年度预算,采取内部评审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测算资金规模,固化绩效考核目标,确保目标明确、指标详实、考核有据。严格审核批复,审核未通过不安排相关预算;另一方面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将所有涉农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纳入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实行资金使用部门自我管理和外部监管相结合方式,全过程绩效跟踪。严格按照使用对象精准、项目投向精准、资金分配精准“三个精准”和脱贫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使用资金,确保发挥整合资金综合效益。同时,加强与纪委监委、审计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效,确保扶贫资金的效益和效率。该举措将涉农资金整合化零钱为整钱,集小钱成大钱,切实解决了贫困县扶贫资金“小散乱”和项目安排“重复化”的难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有钢用到刀刃上”。
截至评价期末,郸城县通过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对涉农整合资金50余个项目进行招标,节约资金一千余万元。
来源: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芳媛